人物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校友风采 >> 正文

面孔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打造先进封装技术的大工人!

2022-08-30 校友工作处 点击:[]

“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摩尔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提出至今已有57年。在拇指大小的芯片上搭载更多的晶体管与更小的制程,变得愈发困难。无数的声音质疑到,摩尔定律是否快走到头了?


“无论技术更新的速度与摩尔定律一致,还是在追赶摩尔定律,都离不开先进的封装技术。先进封装技术将是推动半导体产业继续向前的重要杠杆。”作为国内集成电路封装行业领军人物之一,于大全始终觉得重任在肩。


【校友档案】


于大全,1995年—2004年本硕博就读于我校材料工程系。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厦门云天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总体组特聘专家,国家半导体标准委员会委员、IEEE高级会员、闽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兼职教授。先后在香港城市大学、德国夫豪恩霍夫微集成与可靠性研究所、新加坡微电子所开展研究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天水华天科技集团CTO、封装技术研究院院长。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项目2项、课题和任务5项,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70多项,为我国先进封装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回国,再出发


2021年11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 “高密度可靠电子封装关键技术及成套工艺”项目从3000多个项目中突出重围,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于大全作为项目核心成员,荣登榜单。


电子封装作为芯片的“骨骼、肌肉、血管、神经”,是提升芯片性能的根本保障。于大全团队开发了硅通孔互连技术,攻克了晶圆级扇出封装新工艺,实现了我国先进封装技术的重要突破。



“这是对国内整个封装行业的认可。”相比于个人荣誉,于大全更看重整个行业的发展。回国发展后,他与我国芯片封装行业已经风雨同舟10年。


1995年,来自县城的于大全抱着对金属工程的憧憬,来到大工求学。在材料工程系连读了本硕博后,他先后在香港、德国、新加坡等地开展芯片封装前沿技术的研究工作。在德国符号恩霍夫IZM研究所工作期间,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世界工业前沿技术,并于2005年荣获“洪堡学者”称号。随后,他来到新加坡IME研究所,开展三维圆片级封装技术研究,成果斐然。


国外虽有舒适的研究环境和生活环境,科研之路也顺风顺水,但于大全却把眼光转回国内。“国内的封装技术水平和最先进的技术相比,大概落后20年。”他说,“但国内产业发展的潜能是巨大的,我的研究在国内可以发挥更大价值。”2010年,他决定放弃海外的所有,回国拼一次。


第一站,于大全来到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带着满身的技艺和踌躇满志,他迅速组建研发团队,并确定了研究方向——硅通孔技术。“这是当时最先进,也是最难搞定的技术,是超越摩尔定律的首选解决方案。”于大全回忆道,“既然做,就要做最先进的。”这个研究方向需要高端装备和大量研发经费,而起步的经费是只有所长基金70万以及中科院百人计划200万科研经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解决硬件设备是于大全开展工作的第一步。相较于动辄几百万一台的研究设备来说,经费着实让他捉襟见肘。为了满足研究条件,研究人员出身的于大全连续跑了10多家核心设备企业,用实力说服企业提供支持,筹到了可观的经费和设备支持,很快和国内领先企业开始了“你做PVD,他做绝缘层”式的协作研发过程。


凭借积累多年的研发经验和能力,他带领团队很快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并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团队因此承担了硅通孔技术研发的国家02重大专项课题任务研究,获得国拨研究经费数千万元。


项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让于大全加快了研究的进程和范围。2011年,他在位于无锡的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建立系统级封装实验室,利用地缘和人才优势扩展研究范围和深度;2012年,技术团队参与孵化了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开展8/12寸高难度硅通孔技术的研发。于大全给自己的科研任务不断加码。


是时候换个航道


“在科研机构,研究成果多会留在实验室,躺在论文里。”走过10多年的研发之路,于大全的想法发生了变化。“让研究成果快速落地,将技术高效转变为生产力,意义岂不是更大?


2014年3月,于大全选择了去国内发展较好的封装企业——天水华天科技集团担任CTO,他想去看看领先骨干企业是如何运行的,研究成果怎样才能迅速产业化。


从纯研发人员到研发兼管理身份的转变,并非那么容易。攻关高精尖技术、管理技术团队、参与谋划企业发展方向、完成国家各项重点项目……于大全在各项工作中“辗转腾挪”,不敢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这种状态在研制Mate 40指纹传感器期间达到“峰值”。



那是2016年,市面上常用的封装工艺并不能满足用户对指纹识别芯片的性能要求,团队另辟蹊径,和设计公司以及终端合作,准备利用系统级封装技术打造一款足以惊艳世人的芯片。但没有“前人栽树”,研发前进之路也变得异常艰辛。


新方案将硅通孔技术与系统级封装技术整合一起,实现多芯片高密度三维集成,这是第一个双芯片系统级封装指纹芯片方法,薄型、小型化的封装会因各封装材料之间的不匹配而产生表面翘曲,极大地增加塑封的难度。而这次的产品要求封装翘曲只能在50微米以内,否则模组端贴不到。


50微米,不及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由于产品需要由位于西安和昆山的两个工厂研发和量产对接,为了解决研发中的问题,于大全每周都要跨越1300多公里的距离,辗转于两个工厂的实验室。


7个月后,210多个焦虑的夜晚,40多次修改,团队终于做出了世界最快的指纹解锁芯片——当其他技术的指纹解锁时间将近1秒时,而新产品屏下指纹解锁只要0.16秒。3个月后,芯片实现大批量产,最终出货量达2400万颗,于大全和团队用实力为Mate 40抢占国产高端旗舰机型的市场保驾护航。



在华天期间,于大全将自己扎根于每一处风景,帮助企业将年产值从2014年的33亿元增至2019年的81亿元,在全球封装行业的排名由第14位提升到第7位,在实现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同时,学习到了工程思维和企业思维。


有理想的企业家


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大量高新技术相关的产品、技术和原材料等纷纷被美国限制出口。“技术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硬道理,不能一直被‘卡住脖子’。这是挑战,也是机遇。”身处受限最大的芯片行业,于大全感到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


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往往经历数年的潜心研究,也不一定能换来期待的“高光时刻”。“成熟的企业身背更多压力和责任,所以面对新技术的投入和收益较慢的项目,难免顾虑重重。”在人生下半场,他放弃百万年薪,重新踏上漫漫长路——创业。同年,他以特聘教授入职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封装技术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产业实践,探索产教融合的新发展模式。


更换了新身份后,于大全首先将目标对准了5G射频封装和集成器件研究。除了解决“卡脖子”问题,于大全更具前瞻性地将眼光瞄准了射频前端封装。射频前端是终端通信的核心组成器件,随着5G时代的到来,射频前端的应用也将扩大到物联网、汽车、基站,甚至未来的武器装备。而高性能射频器件,日本和美国占据了全球90%的市场。在大批量应用之前,国内技术急需突破。


第一个突破的是玻璃通孔技术——在性能和成本上都优于硅通孔技术的新一代封装技术。由于研发难度极大,国内在该技术上数十年未获突破。如果从国外引进,仅一台生产设备就需花费上千万。


于大全喜欢挑战高难度的项目,但没想到这次这么难。在研发过程中,团队经常在与成功近在咫尺时,被一道小小的裂纹打回起点。提出想法、测试、修正、再测试……近百次的实验过后,终于制成了实验室样品。



生产过程也是几经周折。在第一轮的试产中,产品良率只有30%,根本达不到量产要求。为此,整个团队围绕这一个指标,反复改进。“当一个团队只为了一个数字而夜以继日时,那个感觉确实挺崩溃的。”但作为团队的带头人,于大全没有给自己放弃的权利,用了近2年的时间,把这个数字从30升至60,至90,直到满足量产的高要求,成功开发先进激光加工技术,实现一秒钟处理1000多个孔,做到了国内第一个利用玻璃通孔技术量产独立代工,国际第一个规模化量产企业。“从严重依赖国外,到实现自主化生产,并推动国内企业制造生产设备,这是我们存在的价值。”于大全自信地说。


射频器件的圆片级封装、圆片级系统集成技术以及无源器件技术研发难度大,验证周期长。“这是个赚钱很慢的方向,短期内很可能赚不到钱。但这是绝对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必须做。”经过三年多夜以继日的研发和工程验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2022年产品终于步入量产阶段,而第一个量产产品就将用到智能终端的旗舰产品上。


在于大全的坚持和积极推动下,位于厦门海沧集成电路产业园35000平方米新厂房将于22年4月投入使用,具备从4寸到12寸晶圆级封测及系统集成能力。尽管公司目前仍在亏损状态,但公司得到了众多投资机构的青睐,2021年12月,公司完成B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12.5亿元,成为国内射频封装集成的领先企业,为我国射频器件国产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身兼多职,难免分身乏术,工作繁多,难以都按时完成,于大全经常为此带着愧疚心情入睡,但从未想过停止脚步:“在年轻时候,把想做的事都做了,不负韶华,不留遗憾。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作为延续和拓展摩尔定律的重要手段,先进封装正走向舞台中央,面对历史性的机会,于大全也在先进封装与集成技术的探索之旅中,不断追随、突破和超越。


内容来源:《校友通讯》2022夏季刊

编辑排版:尹婉

责任编辑:范芸芃 俞洲


上一条:面孔丨大工人柴茂荣:氢能专家的诗与远方! 下一条:面孔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以煤制油的大工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