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双创联盟

大工技述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双创联盟 >> 大工技述 >> 正文

【第四十五期】大工技述:“数言信息技术”—教育微环境 智能管控专家

2018-10-25  点击:[]

随着国人对高品质教育质量的追求,其内容和形式都在发生巨大变化,信息技术正在促使传统课堂向数字化、智能化、健康化、泛在化方向发展:从早期的辅助教学手段,到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从之前单纯提供教学场所,到学习环境灵活适应教学场景,提升学生认知和学习绩效。

苏州数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9月,公司专注于国际领先的微环境理论研究、算法设计及系统开发,为教育行业提供微环境智能管控系统解决方案。   

现状——全民关注教育微环境

来自清华大学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中小学生每天平均 8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室内环境状况,包括光线、温湿度、空气质量、噪声等,直接关系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例如,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2018 年 6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切实加强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然而事实上,目前很多学校教室的照明和空气质量都没有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教室室内环境亟待改善。我国中小学“大班额”现象普遍存在,普通教室的人员密度约为 0.75 至 0.9 人/平方米,本就属于高密度人员建筑,这更加重了教室环境对师生健康的影响。 令人担忧的是各地在学校新建及改造过程中,仅关注 IT 装备的升级、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智能化”、“多媒体化”,但忽略了教室环境质量的提升。因此,《智慧校园总体框架》(GB/T 36342-2018)、《多媒体教学环境设计要求》(GB/T 36447-2018)等“新国标”明确将环境感知和智能控制列为智慧教室必备功能。

变革——多元感知与智能化管控

数言信息技术“教育微环境智能管控系统”融合了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以及十多项专利。利用传感器技术、智能信息网络技术并通过无线通讯技术、网络数据传输技术实现分布式控制管理。可以根据使用区域、人员需求、时间、自然光亮度等条件,通过预设的运行命令自动控制空调、窗帘及照明设备,达到智能化管控的目的。

 

  管控系统涉及多子系统、多管理层次,能够实现统一管控,以方便用户使用和管理。能够通过统一的软件控制界面,对教室内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和操作;对用户采用基于角色的分级授权,小到一间教室的一个设备,大到一个区域内的所有学校,都能通过权限管理用户视图。

突破——基于教学场景的用户体验

系统软件服务平台采用云服务器搭建模式,具有更高响应速度,更可靠的安全性。系统采用多元化的可视管理,支持 PC、Pad、手机等多个种的设备,控制方式可以是 APP、Web APP、网页等。同时与第三方数据源(如 Open Data Exchange)对接,利用文本识别和语义网络等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预处理和自动化关联,为后续的大数据分析提供优质素材。

基于教学场景的智能控制分为标准模式、文科模式、理科模式、自习模式、课间模式、考试模式、表演模式、PPT模式共8种场景。同时,用户可以随时自定义其他场景,实现智能场景一键触发与切换,这样就可以实现个性化的照明控制。比如上课场景,当上课时,通过触发预设置场景,即可完成教室各个灯的操作,黑板灯全亮,教室灯亮度 75%;而当下课时,通过场景触发,可一键完成教室灯的全关闭。

环境大数据分析系统实现教室室内环境的监测和智能管控,包括声学环境、光环境、空气质量(PM2.5、CO2、甲醛、TVOC 等)、温度、湿度等的实时监测,并根据这些环境信息实时对环境进行测评,确保学生和老师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下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当室内空气指标不达标时,系统会建议开启窗户等。

虽然成立不到两年,苏州数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拥有29项知识产权,其中8项发明,6项实用新型,15件软件著作权。公司在2018年初获得“双软”认证,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大连理工大学产学研合作基地。公司成功研发了全球第一套同时支持 Wi-Fi、蓝牙和 RF2.4G 三种通信方式的智能控制器;全球第一套同时支持自动调光、自动调色以及自动调整造型的灯具产品。

 

校友简介

孙宝石,大连理工大学硕士,滑铁卢大学硕士。苏州数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曾担任上市高科技公司CTO,拥有超过18年软件公司技术和管理经验。2018年10月入选阳澄湖科技领军人才计划。

2018年6月17日,苏州数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教育微环境智能管控》荣获大连理工大学首届校友科创大赛总决赛“前十强项目”及“最具人气奖项目”。

 

责任编辑:景  博 苗   新

编辑排版:景  博 马婷婷

 

 


上一条:【第四十六期】大工技述:唐小微教授专注地基及土工构造物抗震工程设计 下一条:【第四十四期】大工技述:张守海教授专注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及其功能膜研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