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正文

【马拉松】“DUT神吹之大神有话说”第七期

2021-11-18 校友工作处 点击:[]

9月23日,“DUT神吹之大神有话说”第七期成功举办,本期由1986级陈志林校友进行分享。陈志林校友自2014年6月开始跑步,至今已累计跑步超2万公里,半程马拉松最好成绩 1小时27分,全程马拉松最好成绩3小时1分。

陈志林校友首先为大家分享跑步经历:第一阶段自2014年6月至2018年5月,因为年龄增长,考虑健康因素开始跑步,并初步尝试参与马拉松;第二阶段自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开始有计划进行跑步训练,并在2018年10月份天津马拉松取得3小时57分的成绩,达成破4小时的目标。在2019年11月北京马拉松取得3小时11分的成绩;第三阶段自2020年至今,比赛虽少但是训练却比之前更多,在身体能承受的情况下尽量跑得长一点,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跑步,享受跑步带来的愉悦和健康。

陈志林校友在自己2万多公里的跑步经历中,进行如下总结:

01 跑量是最基础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跑量与成绩成正比。月跑量100公里适合普通跑者,200至400公里,耐力水平不断提升,心肺功能也在加强,但跑量也不是越多越好,要保证在自己身体承受范围内。

02 配速是另一个关键指标。配速快慢是相对的,在跑步过程中感觉困难时,大部分原因是配速快了,跑得轻松就是配速低。应根据自身感觉和能力适度调整,慢跑的配速可以适当提高,有慢才有快,通过慢跑积累实现质变。

03 腿部力量对于跑步很关键。日常须重视腿部力量锻炼。陈志林校友推荐跳绳、开合跳、纵向跳等运动,结合深蹲和靠墙蹲,练习腿部及膝盖力量,提升脚踝的耐受力。

04 在跑步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避免受伤,对于伤痛首先要做到调整减缓伤痛,最好不要完全中断停止跑步进行修养,可边跑步,边调整恢复。

对于跑步,大家要放松心态,不勉强,不做数据控,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慢慢地将跑步融入生活的一部分。在跑步的过程中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团队跑步,共同督促完成和促进提高,也能跑得更快,进步大。

对于刚刚接触跑步的跑者,陈志林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01 刚开始跑步会出现身体疼痛的现象,对于非跑步造成的身体损伤,请先坚持跑3个月,让自己身体逐渐适应,慢慢调整。一些跑友在跑步中会出现脚底板疼的情况,也是因为跑得少,脚部耐受力不够。随着跑量的增加,脚步的耐受力增强,踝关节力量变强。

02 跑步时呼吸顺其自然,吸气时尽量深吸,呼气自然,要注意上身保持稳定,避免前后、左右、上下的大幅摆动,在跑步的过程中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调整配速。

03 有些跑者跑了好几年后成绩依然没有大幅度提升,这时应考虑调整自己的训练方式、训练强度、跑量。在身体承受范围内,突破自己原有的训练方式。与成绩相比,更重要的是热爱跑步,享受跑步的过程和快乐,以及身体、精神上的改变。在参加马拉松赛事上,陈志林也建议大家严肃对待,认真准备,如果没有准备好请不要随意参赛。马拉松的赛场既是比赛,也是奔跑者的节日,更是检验平时训练成果的试金石。大家在日常的训练中付出诸多的时间与精力,为达成自己的目标,在比赛中挑战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内容来源:校友工作处

编辑排版:郭瑞瑞

责任编辑:王子悦 俞洲


上一条:祝贺!四位大工校友当选两院院士! 下一条:【重庆】重庆校友第八届足球杯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