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校友风采 >> 正文

面孔丨王智:乘风启航

2023-06-27  点击:[]

【校友档案】

  王智,百林科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林科”)总经理,2004年-2012年就读于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博)。曾就职于通用电气(中国)有限公司、利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2021年4月,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创立百林科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2022年9月26日,央视《创新之路》“践行初心 守护健康”特别节目准时开播,百林科总经理王智作为特邀嘉宾,在节目中与主持人展开了精彩而有深度的对话。

王智(右)登上央视《创新之路》节目

  技术出身的王智,第一次面对央视的镜头,难免有些紧张。在与主持人的交流中,他时不时露出腼腆的微笑,目光多会看向演播厅桌面的一隅。但在谈起专业产品和公司业务时,他总会微微挺直身板,眼中满是自信。

  创业不过一年半,一贯低调的王智还不太适应媒体的采访,但他做的事业却给生物制药核心工艺装备领域带来不小的震动。自2021年4月创立以来,百林科发展迅速,已建成五个主要的生产基地,成为国内重要的生物工艺核心装备和耗材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公司产品已进入国内多家知名生物制药企业及科研机构,广泛应用于抗体、疫苗、重组蛋白药物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在这个门槛极高的行业领域中,百林科的出现和快速扩张,几乎是爆炸性的新闻。作为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和主要技术负责人,王智用自己在行业中打拼多年的积累,为百林科的创业之路书写出与众不同的开篇。

  王智在大工度过了硕博连读的青葱时光。他师从贾凌云教授,主要从事胆红素水溶性分子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8年的科研经历,成百上千次的实验,为他打下扎实的技术基础。博士毕业后,他并没有按“常理”从事科研工作,而是选择进入GE生命科学部,以售前技术支持的身份,开启了专注而充实的职场打拼。

百林科兰州生产的层析填料产品

“我这个人性格还是挺活泼的,更喜欢和人打交道,爱折腾。所以还是想去大公司去看看,见识一下行业顶尖企业是如何运行和发展的。”在GE,随着视野的扩展,以及对行业理解的深入,王智对国内外技术差距的认识也愈发具体。追赶,做自己的产品,创业的念头就此萌发。

  技术、资金、客户、市场……王智深知这些都是创业1不可或缺的资源。为了补足短板,他选择了在业务上更能主动发挥的利穗科技,做起了销售经理,站到了离客户和市场最近的地方。乘着生物制药行业快速发展的东风,他用四年时间,把区域销售额从不足一千万,提升到1.2亿。

  2020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国内生物制药市场的供应链突然变得紧张起来。“客户突然买不到关键设备和耗材了,对国产替代的诉求随之旺盛,这就为国产替代打开了比较大的机会窗口。”身处行业一线,王智第一时间洞察到市场的变化。和几个同在行业内打拼多年的老朋友商讨之后,他们觉得,创业的时机,到了!

  百林科的创立,汇聚了几位创始人在各方面多年的原始积累,也因此能在需求快速增长的市场中乘风起航,以傲人的姿态站上起跑线。创业后,王智的行程表被各种工作塞满。他常年辗转于六个不同城市的生产基地和办公室,以保证公司高效有序地运行,“一年回不了几天家”。创业的“苦”,他早已习惯。

王智为甘肃省副省长、党组副书记程晓波讲解产品信息

“作为生物制药工艺领域的从业者,我希望利用自己的所学所长,抓住时代给予的机会,在其中发挥一些力所能及的11作用。如果实现真正的创新突破,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并且有实力在国际生物工艺舞台上竞技,掌握定价权,无疑将对于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意义非凡。”对于苦尽甘来的那一天,王智常怀希望。

01 打开灰色的盒子

Q:您的博士论文是《胆红素水溶性分子吸附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知网上相关研究的论文很少,这是个相对小众的课题吗?

A:还是有一些人做类似目的的研究,但用的方式不太一样。之前都是类似于层析填料的这种球型的吸附剂。我的导师——贾凌云教授当时有很多创新的想法,在她的指导下,我们找到这样一个不太一样的细分领域。之前在胆红素的水溶性吸附剂方面,没有人做过类似的工作。

Q:做工科研究,必然会经历大量的实验,哪一组实验让您记忆犹新?

A:应该是第一次在实际病人血液里吸附的时候。在此之前,我都是在相对简单的模拟条件下,把胆红素和蛋白质混合到一起做模拟吸附实验。无数次的失败后,才获得模拟条件下的较好结果。所以,当有条件真正在病人的血液中做实验时,其实是挺大的挑战,我还是挺忐忑的。不出意料,之前的成功并没有马上在血液实验中得到验证,也是做了很多的实验,才能得到相对好一点的数据。

Q:这个实验您大概做了多少次?

A:说实话,我真的没有做过详细的统计,所以不敢随便说,几百次肯定是有的。但作为工科生,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实验的过程,都是螺旋式上升的,很少是有一个什么样的门槛,会形成飞跃式的进展。所以当真正出结果的那天,也就没那么兴奋了,成了也就成了。

Q:终于研究出了想要的东西,当时对这个成果有什么期待吗?

A:当时,做合成的水溶性吸附剂,还是有一定的原创性的,所以那个时候首要目标是验证这个想法是否能够走得通。坦白讲,在实验室阶段,是看不到是否有足够的产业化前景,毕竟还处在原型设计的阶段,路还长远。后来,我了解到实验室有持续的产品开发,逐渐接近产业化应用。

Q:当时为什么会选择读博士呢?过程中想过放弃吗?

A:其实,我在硕士阶段的实验,有机会也有很大的挑战,谈不上特别顺利。当时可以选择硕士毕业出去找工作。但我跟贾老师沟通过很多次,最终还是有意愿把这项研究往前推推看,做出个结果。虽然遇到了很多挫折,但也看到前方的光亮,机会总是有的嘛。所以就选择坚持,留在实验室继续读博了。

每一个工科课题都是一个“灰色的盒子”,虽然会有很多理论的支撑,但你根本不知道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实际上我们是需要有很多的假设,然后做实验去验证自己假设的对与错,反复经历 “推翻自己——重新查文献——再建立一个假想”的过程。

这个过程很折磨,偶尔也会想,算了,要不然放弃早点走吧。但也会有个声音在告诉自己,做事得有始有终,得有个像样的结果,也不枉费学校和老师给予的帮助和培养,所以总体来说,还好。我也不觉得这是特别值得去夸耀的事情,毕竟大多数人都这样坚持过来了。

02 蓄势待发

Q: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博士毕业后,一般都会选择去从事科研工作。您当时为什么会选择GE生命科学部?在那里还继续做研发工作吗?

A:在读研的过程中,我经常审视自己。性格上,我比较喜欢折腾,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接触不同的应用领域。相对地,也比较喜欢跟人打交道。所以,去商业化的公司可能更符合我的兴趣爱好。在GE,我主要做技术支持工作,主要配合销售把产品卖出去,在售前帮客户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或者是把产品的优势向客户解释清楚。

Q:在GE的经历,让您有哪些收获?

A:当时,GE的产品线在中国市场几乎是垄断状态。它的产品比较有特点,客户面也比较广,那段时间还是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一方面,我见识到了外企的运行模式。另一方面,对产品的应用场景有了深入的了解,信心也增强了不少。在工作的过程中,我发觉,过去打下的技术方面的“底子”和学到的东西,客户是认可的,并且能够帮客户解决实际问题,这其实是非常有成就感的。即使换了新平台,也有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底气。

Q:既然外企的平台这么大,您为什么又 “跳”到民企呢?

A:我不想当“螺丝钉”了。外企培养的是“螺丝钉”,不会给我们太多的主动权。我很想看看,自己还能再做点什么。希望有一天,我能把手头了解的这些技术做成产品,真正解决客户实际应用问题。那个时候也不敢说创业,但是至少能够多一些参与,多做一点工作,创造更多价值。

Q:您所谓的价值具体指什么?创收吗?

A:坦白讲,那个时候也根本没想那么多,也不会以创收作为出发点。在这方面,贾老师对我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她曾经跟我说,把事情做好了,钱和名誉都是跟着追来,你要追着钱或者名利会容易出问题。我们做研发和技术出身的人,把产品做好就好了。至于后面有多大的利益,其实最初不会想那么多。

Q:资料显示,您选择了同样提供生物制药解决方案的利穗科技,在这家公司,您又做了哪些不一样的工作?

A:我做了一年的应用技术经理,做了4年的销售经理。在GE公司的几年经历,让我有了模糊的创业的想法,但是除了技术之外,创业需要了解市场,需要有销售的资源,需要资金……所以我主动转型去尝试做销售。作为北京地区销售负责人,4年下来,我们区域的销售额从不足千万提升到1.2亿。

Q:四年时间,业绩增长如此迅速,您是如何做到的?

A:我们赶上了行业高速发展的时机,所以销售额快速的增长,有市场的因素,有个人努力的因素,也有团队配合的因素。过去,生物制药行业一般因客户的项目而进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量的增大,行业已经到了产业化放大的阶段。5年之前,行业里的超滤设备几乎清一色都是进口的,产品价格也非常贵。当国产产品的性能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服务也跟得上,自然会吸引一些用户。再加上,我们的团队也是相当努力的,在客户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定制化方案,投入了很大精力。

03 乘风而上

Q:2021年,您选择了创业。会有那么一个时刻或是一件事,提醒您是时候出来创业了吗?

A:新冠疫情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要知道,这是个研发周期长、投入巨大的行业。国外起步比较早,产品相对成熟,国内企业在近几年开始发力,本身也到了要“出成果”的时间段。疫情当下,激增的需求和紧张的供应链,使得国产生物制药客户突然买不到关键设备和耗材了,对国产替代的诉求随之旺盛,这就为国产替代打开了比较大的机会窗口。

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我们资金、客户、技术都积累了一定的基础,这时候创业的风险性至少在我们可以预见的范围之内,总体可控,所以才选择出来。要不然岁数也不小了,上有老下有小,其实抗风险的能力也没有那么强。

Q:百林科成立于2021年4月,至今已经建设成了5个生产基地,产品线丰富。公司如何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发展如此迅速?

A:实际上,我们的工作并不是从21年开始的。2017年开始,我和几个联创就开始找场地,鼓捣层析填料相关的实验。百林科成立之前,各项产品线都已经在尝试小规模生产。我们几个合伙人聚到一起,不仅能找到钱,能找到销售的渠道,还掌握生产能力和技术,产品线布局几乎覆盖生物制药从上游的细胞培养到末端罐装等最重要的生产环节的设备和耗材。

当我们整合之后,公司便拥有了平台技术,也有了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实力,大大提升了销售机会,降低了销售成本。这个时候,公司就会变得非常有想象空间,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所以你说为什么这么快就推出如此多的产品,这都是基于我们原始的技术底蕴,以及前期资源的累积与整合。创业需要太多的时机,太多的资源,所以成功真的是没有办法复制的。

Q:您在接受央视访问时曾说过,在生物制药设备和耗材领域,国内还有很多被“卡脖子的技术,差距明显。百林科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竞争力从何而来?

A:国内在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与世界先进水平确实还有些距离。比如说我们百林科销售额最大的产品—层析填料,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 GE的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甚至可以达到85%以上。它本身并没有特别高深的技术原理,但对生产工艺、质量的稳定性、性能优越性的要求极高,需要大量研发投入。而客户对性能的需求又是多方面的,有人看重回收率,有人希望应用便利和高效,也有人要求提高药品纯度……这些都给技术和工艺设置了更高的门槛。若想赶超,就必须懂产品、懂生产、懂市场、懂应用。

为此,我们十分重视对客户需求的分析,以解决客户的问题为首要出发点,与客户的生产工艺深度绑定。这样,客户的药品生产规模放大了,我们产品的销售量才会水涨船高。当然,我们同样追求产品品质。我们产品的性能几乎跟进口产品一致,个别方面性能甚至做得更好,而质量也远超国内其他竞争者。目前,在层析填料这个细分领域里,我们已经在国内企业中排名第二,今年会达到1万升的销售量。

Q:您在百林科主要负责哪些工作?您选人用人的标准是什么?

A:我主要负责各个生产基地、产品线布局和技术支持的工作。在我看来,一个合适的团队,一群合适的人,有时候甚至比一条好的产品线更重要。百林科是一家初创企业,我希望团队能够皮实,能干,有进取心。让客户去接受一个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是很难的事情,在生物制药行业,这个难度更大。所以我希望技术团队有足够的专业性,能够打消客户对我们的顾虑,并且性格要皮实。创业之路不好走,磕磕绊绊中,如果很容易没了心劲,那就很难做成。

Q:作为联合创始人,您的管理哲学是什么?

A:我们几个联创,没有人曾做过类似复杂程度或规模的企业负责人,大家也都是一起摸着石头过河。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尽可能地少犯重复的错误。创业的过程没有规律可循,面临很多的未知、风险和挑战。我不知道别人创业是什么样的,但我们的创业并不是在100%准备好的前提下开始的,时机来了,抓住就开始干了。虽然之前尝试过不同的工作岗位,然后也带过几十人的团队,现在要管理几百个人的团队,可能明年就要超过500人,管理的要求和难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不觉得直接搬过来一套完全成熟的方法论,就能够确保成功。犯错其实不可怕,只要别犯原则性错误,少犯重复性的错误,就已经蛮不错了。

Q:您对公司的未来有什么期待?

A:我们不要说长了,毕竟刚创业。先定个短期目标,5年内做到国内企业第一。最近,我们刚完成一个多亿的A轮融资,未来将投入在生产基地、研发中心的建设上。科学技术的发展、突破与融合,为生物制药产业带来了高速发展的态势,也希望百林科医药科技在生物技术的创新领域继续发光发热!



内容来源:校友工作处

编辑排版:马银

责任编辑:田庆战 俞洲




















上一条:面孔 | 一位大工人和他的收藏馆 下一条:面孔丨栽种一片海上“森林”的大工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