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校友风采 >> 正文

面孔丨雷瑞波:勇探极地的大工人

2023-11-03  点击:[]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海冰研究才在国际上

形成较为成熟的研究体系

从事海冰物理学研究的学者极为稀缺

在国内属于小众且非常冷门的领域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

大工青年校友雷瑞波

就是我国极地海冰物理学研究领域里的佼佼者

2009年在大工毕业后

雷瑞波进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工作

主要从事极地海冰物理学研究

十余年来

他矢志冰雪

多次参与极地科学考察

【校友档案

  雷瑞波,我校2004级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硕博)校友。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

  2017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9年入选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人才,并获得浦东新区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22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202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20年12月起担任自然资源部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现任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和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冰冻圈工作组副主席,MOSAiC气候多学科漂流冰站计划中方协调人,中国海洋学会海冰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第四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指导专家组成员。

结缘大工 结缘冰雪

  雷瑞波校友出生于广东清远,2004年考入大连理工大学攻读研究生,加入李志军教授团队。从祖国的南端至北部,这位南方小伙初识了什么叫做气候差异。

  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志军教授团队,长期从事极地海冰研究,代表大连理工大学先后参加20次北极科学考察和12次南极科学考察。在我国南极科考中首次完成越冬海冰观测,为国家培养多名极地人才。此外,他们还参与了欧盟“地平线2020”项目、中挪国际合作项目、中芬国际合作项目、中德国际合作项目、中俄国际交流项目等,与英国、德国、瑞典、挪威、芬兰和俄罗斯等国家院校共同开展寒区环境与工程、北极航运等相关问题研究。

  大工读研期间,雷瑞波的科研方向是极地海冰,他幸运地成为大连理工大学首位参加中国南极考察执行越冬任务的队员,承担海冰观测任务。这次南极科考是他所在的海岸和近海工程实验室承担的“普里兹湾海冰调查和研究”项目中的一部分。特别是他在南极冬季现场进行的海冰观测,是对李志军教授等人两年来对海冰连续观测研究的延续。南极之行,让他与冰雪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雷瑞波(左)在南极中山站钻取冰芯。(摄于2005年)

“在南极从事观测是件艰苦而孤独的工作,很多时候依靠自己摸索。”雷瑞波说。去南极前导师李志军教授悉心指导编制现场执行实施方案,传授观测经验。但现场情况瞬息万变,环境在变,海冰也在变,需要不断摸索实践再实践,对这位初来乍到的新手来说,着实有些茫然。“我当时正在北极科考,时时刻刻担心的就是雷瑞波的安全问题。现在他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工作,也非常出色。”说到这位得意弟子,李志军甚是骄傲。

“小雷是当年越冬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但人很沉稳。野外观测环境比其他学科观测更艰苦,他始终保持乐观精神,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中山站站长董利回忆说。海冰观测每天3至4次,到离站区不远的固定冰上做观测,钻冰打洞、测量冰厚,体力消耗大。越是天气恶劣,就越需要不断到冰上检查观测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冬季中山站室外气温降至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无论刮风下雪还是极夜期间,他的观测工作从未间断。长时间的野外照射,他那身橘红色的防寒服已然褪色,起了毛边。

  2007年初,雷瑞波完成为期485天南极越冬海冰观测任务回到大工。雷瑞波把在南极科考中随身携带的、上面写有南极科考全体队员签名的大连理工大学校旗送还学校,还将他在南极工作中所获得的宝贵的极地海冰测试数据交给学校、献给全人类共享,这也是我国在该地区首次获取的定量连续的海冰观测数据,李志军教授作为代表接受了雷瑞波同学移交的光盘。

怀揣梦想 笃定前行

  执行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中山站越冬任务,使雷瑞波两次失去春节全家团聚的机会。2008年初,他终于迎来了从大连回广东过春节的机会。

  然而,那一年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却罕见地发生了雨雪、冰冻灾害,导致交通中断。几经辗转,雷瑞波好不容易回到家,却又在开学返校时被冰雪困在了沈阳。这一状况,坚定了他投身极地、从事海冰研究、服务于自然灾害应对的信念和决心。

“学术亦可报国”。2009年,雷瑞波进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跟随研究员张占海和孙波从事海冰研究。2012年,雷瑞波入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成为极地海冰研究领域的一名“职业选手”。

  极地海冰作为全球气候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是指示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破译北极海冰快速变化的物理机制,预测北极海冰的未来变化,研究北极海—冰—气相互作用及其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可为提高我国气候预测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如冻雨、冷冬、暴雪等极端天气事件。

  极地是一个神秘且被人们了解甚少的区域,并没有现成的认知可供参考。作为一名极地科研人员,只有坚守现场,才有机会去破译这种复杂的变化机理。

  在这条荆棘丛生、科技报国的路上,雷瑞波动摇过,也试图放弃过,到头来却发现,最难以割舍的还是这段冰雪情缘。

  2008年,自参加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起,考察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而雷瑞波的身影和视线却再也没离开过北极。

乘势而上 善作善成

  2010年3月,雷瑞波代表中国参加了中国与挪威固定冰国际联合观测项目。在北极的黄河站,开展了为期20天的观测。这次宝贵的经历,带给他很多启发。他看到了挪威科研人员做研究的态度,也学习到了他们组织冰上作业的经验。

  2018年,37岁的雷瑞波担任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助理兼海冰队队长。在雷瑞波的带领下,海冰组克服恶劣天气及浓雾、冰面破裂等突发情况影响,最终完成9个短期冰站和1个长期冰站的考察作业;完成布放两套无人冰站、23个海冰物质平衡浮标和16个海冰漂移浮标。经过多次北极科学考察,不断地潜心钻研、改进完善,我国海冰观测获取数据质量得到大大提高,有的甚至领先国际水平。

夯实根基 久久为功

  从事极地海冰观测与研究十余个年头,雷瑞波在海冰观测技术研发与应用、海冰热力和动力学机制和北极海冰长期变化机制研究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在国际同行内获得一定知名度。支撑他坚守海冰研究这方阵地的,是他对极地事业的热爱。

“极地考察高度依赖科技支撑保障平台,在极地研究领域,有不少空白,等待去填补。”雷瑞波说。目前,我国在极地海冰观测与研究领域,最大的困难是没有现成可用的设备,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外进口。他与芬兰气象科学研究院、德国极地与海洋研究所、德国汉堡大学、挪威极地研究所、澳大利亚南极局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合作,博采众长。

  作为国家重点研发专项“海冰无人值守观测系统”课题的总工程师,雷瑞波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攻关,与太原理工大学等5家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出了两套样机并成功实现了在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MOSAiC科学考察中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知名度。更重要的是,这些关键设备获取的数据可以支撑一些研究方向取得突破性成果。

  利用多年积累的极地观测数据及先进的海洋数值模型,雷瑞波重点研究北极气候变暖放大背景下的海冰热力学和动力学物理过程,及其与大气和海洋的物质能量交换等科学问题,成果均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所在团队还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武汉大学等多家合作单位共同实施北极地区海—气—冰的科学考察与研究,为我国在北极开展相关科学研究获取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对提升我国极地话语权作出了积极贡献。

时不我待 只争朝夕

  极地科学考察是世界各国展示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舞台,最近几年,北极科学委员会旗舰项目——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流冰站计划(MOSAiC)成为这个舞台的焦点。全面参加MOSAiC国际计划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和北极科学考察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是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在北极事务上的重要行动。

  在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的统一策划下,2017年11月,陈大可院士带领中方团队首次参加了在俄罗斯举行的MOSAiC实施研讨会。后来雷瑞波被指定为中方参与现场科考工作的协调人。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2日,雷瑞波圆满完成了MOSAiC航次第一航段的科考工作,成为中国最早在北极永夜环境下开展冰上漂流作业的科研人员之一。2020年6月,由他所著的《在北冰洋漂流的日子》一书正式出版,记录了他参与MOSAiC的全部经历。

“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雷瑞波将家国情怀转化为奋斗激情。他常说,在极地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就像运动员参加国际大赛,拿了奖。那一刻,运动员代表的是祖国。多年来,他始终把个人理想和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以科学之问求索于地球南北两极。




内容来源:国内合作与联络处

编辑排版:马银

责任编辑:田庆战 俞洲












































上一条:面孔 | 周光耀:勇于担当六十载 矢志创新立丰碑 下一条:面孔丨“让加速器再加速”的大工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