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档案】
宣廷新,上海置道液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校友会理事长。1987-1991年本科就读于我校热力涡轮机专业。历任上海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液压部项目经理、经理,新华电站液压系统有限公司董事和新华工程服务公司董事等职。2005年,创办上海置道液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电力液压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是该行业的隐形冠军,公司近年产值均超亿元,是当地科技实体企业的优质赢利纳税典型代表,部分产品实现民族企业在这一行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突破,行业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多次带动他人一起为母校涡轮学子奖学金捐款,2017年再为母校捐赠10万元,设立上海置道液压涡轮学子创新专项奖学金,以鼓励科技创新,同时在四川家乡什邡市倡导成立邻里乡村互助会并带头积极捐款。
“我敢在世界舞台上打擂!”第一堂画法几何课上,宣廷新就被任课老师大师级的学术自信与气度所折服,那堂课、那句话像一声惊雷,把初入校园的宣廷新从教室的方寸间一把拉到更广远的世界里。从延安而来的著名教育家屈老院长、师从数学家苏步青的劳老师、偶尔能在校园遇见的钱令希院士、侯毓汾先生……无论是否上过他们的课,宣廷新都能清楚地感知到大师就在身边。像他们一样,做对社会有益的人,是宣廷新在大工读书期间想过最多的事。
扛旗
1991年,宣廷新毕业的那一年,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快速发展期,全国各地工业建设急需电力供应,毕业于大工涡轮机专业的宣廷新成为炙手可热的人才,于是他回到家乡,来到央企东方汽轮机厂。
从实习生做起,宣廷新像许多大工人一样,踏实认真。每天提前到单位打卡,办公室里的一桌一椅他比任何人都要熟悉。别人工作一个小时,他就工作两小时,交办的任务总是提前完成,厂里的人都喜欢这个努力上进的年轻人。时任东方电气集团董事长何木云亲自叮嘱,“小宣是一定要好好培养的。”为了尽快打破国外产品垄断,一次电厂调试,他把尚未达标的国产液压阀拆了又装,装了再拆,三天三夜吃住不离工位,终于成功破解技术难题。从技术助理到工程师,一切顺遂的原因宣廷新自己最清楚不过了。很快,他就被工厂列为“跨世纪培养人才”,还被送至四川大学出国培训中心脱产半年进修商务英语,厂里对优秀的他极为认可。
感恩培养的宣廷新用实际工作表达谢意,在东汽工作了近七年。但同时他也慢慢认识到,国企的环境并不适合自己,果断放弃可能成为东汽最年轻干部的机会,勇敢转身。
作为上海市引进人才,宣廷新入职上海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当年全家户口迁入上海,在这里宣廷新续写优秀。一年时间,便从工程师升任经理助理,走上了管理岗位。随后的几年间又历任液压部项目经理、经理、新华电站液压系统有限公司董事和新华工程服务公司董事等职。
细数那些年走过的路,回忆顷刻间爬上心头。宣廷新想起自己曾经接手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改造项目,一般需要60天才能完成的项目,客户由于不太信任国产设备故意提出要求停机15天就交付投运。以前改造控制系统需要先让机组设备停下来再检修、改造,但此次时间有限,这一次宣廷新打破原有思路,分两步走,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先组装相关改造设备,将大部分工作完成,待机组停机后直接安装剩余设备,大大节省工程时间。他还记得那时自己发烧近40度满脸汗仍坚持工作的情形,还要用微笑迎接客户,如此对待事业的态度一次次感动着别人。由于那个年代缺电,为节省停机时间这种项目改造方法被广泛推广,许多电厂竞相效仿。
进入千年新世纪,上海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已成长为当时国内自动化控制的龙头企业,远远领先其竞争对手,也因此吸引了国际巨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注意。2005年5月,通用电气公司全资收购上海新华控制工程公司。“这么好的一家民营企业被外企收购,我们是一百个不愿意,当时我们都流泪了。”公司被收购后,宣廷新成为第一个辞职的人,“我不愿为外资打工。”
创业,另起门户,宣廷新很快做了决定。“‘新华这面民族自动化控制的旗帜倒下了,希望我们能扛起民族工业的另一面小小旗帜。’这是我当年的原话。”宣廷新感慨地回忆着。
刚刚创立上海置道液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宣廷新就立下企业宗旨:为员工创造价值,为顾客创造价值,为民族创造价值。由于行业原因虽然公司规模不大,但扛起民族工业旗帜的理想一直深埋在企业的文化血性中。
情义
离开新华出走创业,还有两个伙伴跟随宣廷新一起打拼。宣廷新做出承诺,如果跟他一起创业,创业期间待遇绝不低于原来,每人入股10%。三年之后如果成功,大家同步发展,如果失败,他会亲自为大家找工作,资金损失他一人承担,入股资金一分不少退还大家。“成果大家共享,风险我一人承担。”
为人、从商,宣廷新总是情义当头。
2008年汶川大地震,出身四川德阳的他,在照顾家庭亲人的同时,积极为原工作单位东汽和乡亲捐款捐药。近年来,宣廷新联络儿时的伙伴并积极捐款,在家乡创办“邻里乡亲互助会”并出任总顾问,致力于家乡美丽乡村的建设,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成为德阳市“乡贤返乡,建设家乡”的试点典范。这又是一个情义当头。
多年来,仁义磊落的个性让宣廷新从不缺少好人缘。创业之初启动资金不够,不少原来的供应商朋友主动为他垫资近千万,宣廷新没有向银行贷款一分钱,就轻装上阵开始了新的事业。
“讲诚信”是宣廷新身上的又一块金字招牌。创业至今十五年,宣廷新从不欠供应商一分钱,账款向来按时按合同结清。
业务精、有情义、讲诚信的宣廷新已然成为公司最大的品牌。有一次,公司的员工拜访客户,苦等两个小时对方仍不肯见面。这时员工灵机一动,给对方领导发了一条短信,说明自己是宣总派来拜访的,对方立即打电话欢迎他进门。
“要说打拼了这么多年的成就感,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行业里被尊重。”
从最初的三个人到如今的百余人,宣廷新用人格魅力吸引了人才,赢得了客户,也完成了创业之初的一部分目标。创业的第三年,上海置道液压就以质优、性价比高的优势赢得了国内绝对市场。去年,与跨国公司日本三菱公司签下订单,成为三菱公司在国内动力液压采购给予中国民营企业的第一单,他也终于开始实现“赚外国人钱”的愿望。目前,公司在发展上海总部的基础上,还建立了四川、新疆两个厂区。他也骄傲地见证了民族企业在这一行业中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见证了国内发电设备领域与欧美发达国家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甚至更优。未来,立志扛起民族工业一枚小小旗帜的宣廷新,还将带领公司在进口产品国产化替代方面继续发力。
开花结果
为国,他扛起民族主义的旗帜,自立门户;为商,他以情义结交朋友,成就彼此;为校,他不忘滨海青春,团结一方校友,做母校与校友间坚实的纽带。
2012年,公司早已走上正轨的宣廷新找到杭汽轮总经理、师兄叶钟出来叙旧,两人从读书时的嬉闹聊到如今工作中的酸甜,同在涡轮机行业打拼的两个人都有一个共识:应该为同根同源的涡轮机行业校友提供一个彼此交流的机会。在二人的组织动员下,大工涡轮高端论坛就此成立,那一年作为东道主,宣廷新在上海招待了全国各地的大工涡轮行业校友。那是他第一次感受与兄弟姐妹们一起成长的乐趣。
三年前,上海校友会理事会换届,无论为人还是做事,宣廷新都成为理事长的最佳人选,学校三顾茅庐请他出任。开始,爱旅游、自由惯了的宣廷新有些犹豫,但慢慢,他想起凌水河畔的青春岁月,想起母校对自己的培养,觉得理应为母校做些什么,于是应了下来,三年来初心未改。
无论是每年年会上校友们许久未见的拥抱,还是挪出时间特意飞往母校庆生,校友们因共同的身份相聚,因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动情。出任理事长的三年里,宣廷新明显感受到被校友爱包围着的幸福。
疫情期间,从香港返回后宣廷新接受了14天的隔离,这段时间他也感动颇多。每天都有校友问候他吃得好不好,心情好不好。隔离解除后的一个礼拜,朋友们和校友们每天轮流为他“接风”,这些关心都成为一种养分伴他前行。
欢聚过后,宣廷新还有更多思考。除了愉悦心情,他希望校友们的相聚能给彼此带来更多的发展。搭建平台,凝聚校友力量,集中校友优势资源,碰撞思维,互助合作,为校友们的事业争取更大的发展。“我希望来到上海的校友们都能感受到母校就在身边,也希望大家能在一起携手合作。不仅要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开花’,也要实实在在地‘结果’才好。”
在宣廷新的支持推动下,去年10月17日,“大工长三角经济三十人论坛”正式成立,论坛将以更大的影响帮助校友共谋发展、创造价值,未来有望形成区域乃至全国性的大工校友经济影响力,校友们也能以更大的力量为母校的发展和学生培养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十三年前,家住四川的宣廷新在海的吸引下来到了大工。从此,南海头的海滨浴场多了一个在浪里搏击的年轻人。海水起起伏伏,星月爬上天边,宣廷新抖一抖鞋子里的沙,扬起赤子的脸,向凌工路2号走去。
内容来源:校友工作处
编辑排版:马银
责任编辑:田庆战 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