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年度人物丨许炎 :初心如磐 笃行致远

2023-02-09 校友工作处 点击:[]

【校友档案

  许炎,日本THS株式会社CEO,日本校友会会长。1978年—1982年(1977级)本科就读于我校计算机专业。1984年赴日留学,后在日本工作。2000年在日本成立THS株式会社,2001年回国创办通华科技(大连)有限公司,2005年通华科技被评为“2005年度大连市电子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先进集体”,2007年成立上海欧计斯软件有限公司,2008年研发的“静脉识别管理系统”在当时世界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正式投入使用。1999年与在日部分校友一起推动成立日本校友会,作为日本校友会会长,始终心系母校,举办各种促进校友事业发展的活动,并为加强学校与日本各界及校友开展务实的学生交流、科研合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020年的春节,新型冠状病毒席卷中国大地,这场前所未知、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了全世界华人的心。2月5日,一架私人飞机从日本启程,满载口罩和海外赤子的爱国情怀飞向中国大连。

  为这次爱心传递做召集、指挥和物资调度的,正是我校日本校友会会长许炎。在医疗物资紧缺的困难时刻,这份来自异乡的守望相助,异常温暖。

  家乡是大连

  许炎生长在大连,一家人生活在市内校区附近。少年时,他每天看着出入校园的大学生,心中非常羡慕。

  1977年9月,教育部决定恢复停止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正在百货店当搬运工的许炎听到新闻,瞬间有种“被解放了的感觉”。终于等到了这一刻,“必须上大学”。仅仅三个月的备考时间,许炎没有时间焦虑和犹豫。他白天做搬运工,晚上通宵备考。终于,这个坚韧的小伙儿用他的勤勉与毅力,换来了大工的录取通知书,踏入梦寐以求的校园,在电子系的微电子专业开启了求学之路。留在家乡上大学,许炎内心踏实而坚定。

  在大工,许炎夯实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拓宽了知识视野,打破了对固有知识的刻板思维模式。与此同时,他更真切地感受到国内外计算机技术的差距。许炎忘不了第一次走进计算机实验室的那一幕:“我国生产的计算机外形巨大笨重,技术落后,而日本生产的计算机已经做得和现在台式机一般大,并且采用了最先进的集成电路技术。”深受震撼的许炎当时就萌发了为国家改进计算机技术的愿望。

  本科毕业后,许炎留校任教。两年后,他获得了国家公派赴日留学的机会。就这样,许炎从大工启程,踏上了向计算机核心技术进发的旅程。在日本大阪大学的十余年,许炎从研究生到助教,一直从事第五代计算机的硬件算法研究。在中日科研领域互学互鉴的基础上,许炎不再只将目光关注于“学到了什么”,而更多思考的是国家需要什么。

  2000年,大连软件产业园区的建设刚刚起步,急需技术和资源方面的支持。大连方面找到了在日本生活工作了多年的许炎,希望他能出任大连软件产业日本事务所代表,他毫不犹豫地应允下来,积极联系日本最大的软件行业协会(JISA)等行业团体,邀请他们来到大连参加软件交流会以及考察大连的软件产业环境。

  2002年,在“东京-大连软件公司交流会”上,中日两国IT行业的450名从业者汇聚一堂,同年,大连市政府信息产业局在东京新桥开设了“大连软件产业日本办事处”。一年里,他向大连软件公司介绍至少200家日本公司,极大地推动了大连软件产业的发展。从此,大连不仅成为中国与日本IT产业互动最早的城市,也在日后发展中走在了全国软件产业的前列。

  中国智造

  1995年,离开大阪大学后,许炎到世界著名的计算机通信技术企业富士通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在高速计算机领域做路由器保证传输质量(QoS)的研究。四年时间里,许炎已经成为公司QoS以及VoIP系统研发技术领域的中坚力量,工作稳定,待遇优渥。然而,在最舒适的时候,他却选择离开。

“如果在富士通,我的职业生涯就和日本标准的职员一样,稳定又安全。可是,我在日本学习生活的十多年,就是为了能为我的祖国,我的家乡做些贡献。如果一辈子都为日本公司做事,我会有遗憾。”在家人的反对声中,许炎毅然投身创业大潮中。2000年,他先在日本成立THS株式会社,2001年在大连创立了通华科技(大连)有限公司,2007年在上海成立上海欧计斯软件有限公司。

  对三家公司的定位,许炎打出协同合作的“组合拳”:THS株式会社负责日本市场的开拓和调研,通华科技公司负责智能软硬件设计、高科技IT产品自主研发,上海公司负责国内市场开拓和数据分析。这种模式在资金运转上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让三家企业在变幻莫测的经济形势下始终保持稳定的收益。

  在众多业务中,自主研发是许炎最重视也是最核心的部分。他深知,自主研发是企业长期发展、不断焕发生机的根本动力,没有创新,企业终将失去活力。在自主研发的产品中,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开发,让许炎和他的团队在科技创新企业中跑出了自己的名堂。

  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识别技术,静脉识别技术是根据静脉血液中脱氧血色素吸收近红外线后,可以获取清晰的静脉图像,来提取个人特征来确定个人身份的技术。2007年,许炎敏锐地发现静脉识别技术在生活应用中的巨大潜力:“这种技术比面部、指纹、虹膜等生物识别技术的精度都高,活体识别,不易仿造。”组团队,投入大量资源,“既然认定,那就一定要做出来”!仅一年时间,通华科技研发的“指静脉识别考勤管理系统”研发成功,在世界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大公司投入使用,开创国内静脉识别的先河。此后,公司进一步加大投入硬件研发力量,成功实现硬件、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的自主化,中国智造的第三代静脉认证产品世界领先。

  创业二十余年,许炎的公司始终保持稳步增长,即使经历过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新冠疫情等艰难时刻,也能有惊无险,一往无前。“因为创新,我们才能始终跟得上时代的进步,才能在行业内站稳脚跟。我想,创新将会成为公司发展永远的关键词。”许炎说。

  我爱大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作为大工人,许炎与大工的距离似乎从未拉远。

  毕业后,在日本工作生活多年,许炎对母校的思念之情日益倍增。在母校50周年校庆到来之际,许炎等校友坐不住了,“一定要回母校看看”的念头始终萦绕着他。他们开始用邮件联系在日校友,先是号召大家一起为伯川图书馆修建捐款,又组织日本代表团回校参加校庆,在他们的牵头联系下,日本校友会成功组建。这样服务日本校友的工作,许炎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在大工,老师和同学给予我太多的关爱和帮助,一直想报恩母校。建立校友会也是为了给在日学子有一个海外的家”。2015年,许炎再此当选为日本校友会会长,开始了更加规范和细致的服务:他梳理和完善了日本校友会的组织架构,让合适的人担任合适的职务,大家各司其职,目标明确;为加强校友间的交流,他组织大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除了每年两个常规活动“春节联欢晚会”和野外BBQ之外,还建立了一系列兴趣交流群,例如电子群、高尔夫群、古玩鉴赏群、赏樱群等;校友遇到创业困惑和瓶颈,他倾囊相授,每年举办“创新创业”交流会,活动不设置评奖机制,重在为校友提供交流的平台,讨论项目的可操作性,互通有无,资源共享,谋求共同发展。在他领导的理事会的努力下,日本校友会已经发展到千余人的规模,真正成为众多校友在日本又一个温馨的“家”。

“许会长就像我们的‘大家长’,大家有困难都会想到他。有他在,我们心里都会踏实一些。”一位年轻的日本校友说道。自然灾害来临的危难时刻,他挺身而出。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地区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许炎第一时间带领日本校友会,向登记在册的500多名大工校友逐一确认平安,并为受灾校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身在海外的校友其实更需要关心,更需要组织,我能做的就是将大家连接起来,抱团取暖,做好桥梁作用。”许炎谦虚地说,“能够为校友做点实事,我就觉得很值,很有意义!”未来,他希望日本校友会能够发挥促交流,扩资源,求发展,实现共同发展贡献社会。

  时隔半年,许炎终于回到了位于大连的办公室。疫情当下,对于需要频繁往返于日本和中国的他来说,着实有些困难。但他仍充满希望:“我希望在中国和日本之间,做好交流和合作,把好的经验和技术引进来,为国家技术进步做一点应有的贡献。”正如他公司名字的寓意——通华,就是通向中华。而挂在他身后的那幅画,正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内容来源:校友工作处

编辑排版:马银

责任编辑:田庆战 俞洲




上一条:校友年度人物丨理工男的浪漫!大工的他用妻子的名字命名奖学金! 下一条:校友年度人物丨打造游戏、电影,要创造更好世界的大工人!

关闭